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傳統產業逐漸式微,這些在早期足以賴以為生的行業紛紛面臨技藝失傳的困境。如今,仍有許多懷有技術的老師傅持續致力於傳統工藝的延續,而有部分嘗試轉型,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呈現新的面貌。
嘉義市,作為臺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至今仍可以看到許多歷史的痕跡,留心生活周遭便能發現老行業的蹤影。
探訪嘉義市傳統產業文化的第一站,我們前往採訪弘義燈籠的創辦人,鄒弘義先生。
燈籠在嘉義市的起源
「最開始祖父只有在做竹編燈籠,輪到父親的時候一手包辦製燈、寫字、畫圖,我小時候看著父親做,自己在旁邊練習就學會了」鄒弘義先生娓娓道來。
結束當兵後,鄒弘義先生開始接單製作燈籠,由於他獨特的繪圖風格和清晰工整的字體,以作品收穫許多顧客的好評及人脈,而後經由顧客們口耳相傳將知名度擴散至外縣市,乃至國外的新加坡、英國等地皆有弘義燈籠的顧客,將傳統燈籠的魅力發揚國際。
傳統燈籠產業的式微
時代變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卻也驅使某些文化正在消逝。
對於我們的生活,燈籠已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需求降低無疑是燈籠文化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於製作傳統燈籠的材料成本較高也較不易取得,因此許多店家紛紛轉而製作商業化的塑膠燈籠。傳統燈籠是由細長的桂竹組成結構,貼上布面後在上面寫字和繪圖。早期寫字所使用的顏料是由多種材料混合後,用杵研磨,再使用爐火窯烤;現在是使用油漆和廣告顏料,在取得上較為便利,但由於其快乾的特性,需要較好的技術才有辦法駕馭。
「如果有學徒要學,會讓他們先學塑膠燈籠,因為這個傳統燈籠要會寫字又要會畫圖,難度比較高」我們從鄒弘義先生的話裡聽出了他對弘義燈籠的情感,以及對於技藝失傳的不捨之情。
遺憾的是,由於對這門技術感興趣的人少之又少,目前沒有學徒跟著鄒弘義先生學習,或許弘義燈籠到這代便失傳了。
手作竹編燈籠文化的延續
「什麼動力支持我繼續做燈籠喔?就是覺得很有藝術的價值,是美的藝術,做燈籠也是我的興趣。」
嘉義市的手工燈籠文化自鄒弘義先生的祖父開始深耕,但現今嘉義市存有製作竹編燈籠技術的師傅僅剩他的妻子。雖然這門工藝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式微,懷有技術的鄒弘義先生與他的妻子仍然持續致力於傳統工藝的延續。
與其他縣市的傳統燈籠相比,弘義燈籠的獨特之處在於鄒弘義先生的字和繪圖都擁有自己的特色,清晰工整的字體和生動逼真的畫像為每一顆燈籠賦予了生命力,同時豐富了嘉義市的文化資產。
漫步在嘉義市的大街小巷,留意四周便能發現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嘉義市的老行業除了燈籠以外,還有經歷四百年歷史的纏花工藝。
我們接著探訪嘉義市傳統產業文化的第二站,嫚縵禪工作室的創辦人,周玉琪老師。
纏花在嘉義市的起源
「如果沒有意外,我應該是在嘉義第一個學習纏花的人,因為那時候看到以『春仔花』名義的課程,然後就很好奇,基於好奇心就去上課了。我應該也是第一個在嘉義市開這個纏花課程的,其實那時候給自己有一點期許,希望在嘉義開出的第一朵春仔花是由我開始。」
纏花是由絲線、厚紙卡製成的紙芯、鐵絲組成,透過將絲線纏繞在紙芯的方式形成結構,利用絲線呈現緞面的光滑感,再藉由鐵絲塑形。纏花也稱作春仔花,閩南稱為「春仔花」,客家稱為「纏花」。傳統春仔花比較制式,有固定的幾個樣式;而客家纏花比較自由,可以運用任何元素組合成想要呈現的樣貌。
纏花的故事
纏花起源於古時候的簪花習慣,所有人參加婚禮都會在頭上簪花,每一朵花都代表著不同的故事與祝福。
基本的傳統春仔花有12款花,每一款花都帶著祝福的意味,也有其各自代表的意義,「比如說石榴是新娘子帶的花,因為石榴有很多種子,象徵多子多孫;那如果是龜跟鹿,一定是婆婆戴的花;梅花是媒人戴的花,康乃馨是母親戴的花,感念她的養育之恩」。
不僅是款式,顏色也有區分,「因為以前的社會比較男尊女卑,所以男方的家屬使用正紅色,女方的家屬就會使用另外一個顏色,粉紅色。一樣的花款,只是顏色的使用上會有差別。那這樣子我們在婚禮裡面看到同樣款式的簪花,你可以知道說,這是新郎的家人或者新娘的家人,不需要太刻意的介紹就可以了解」。
纏花文化的消逝
纏花在古時候主要用於婚禮,然而近期結婚儀式趨向現代化,多數新人選擇西式風格的婚禮和裝扮,舉辦傳統婚禮儀式的人大幅減少,因此纏花的需求也隨之驟降。
纏花也可以做成「飯春花」的形式,飯春花是在農曆過年期間祭拜時,插在春飯和發糕上的花,象徵「年年有餘」。飯春花在古時候是使用纏花製成的,而非現代使用的塑膠花。
「纏花這樣的產業,以前真的是一個產業,是自己可以賴以維生的工作。以前有人專門在做這些事情,做春仔花、做飯春花,過年或者結婚的時候販賣。」
纏花工藝的延續
「現在學習纏花工藝的人真的很少,就會莫名地給自己一點點的使命感,你就會覺得說,這麼美的東西,為什麼這麼少人知道。剛好嘉義這邊完全沒有人推廣,我就覺得說可以慢慢把春仔花,一個這麼漂亮美麗的花朵,呈現給嘉義人了解與知道。」
起初基於好奇心進入纏花產業的周玉琪老師,在首次前往北部進修課程後,發現了纏花的魅力,於是決意將纏花帶往嘉義,開始在嘉義縣市開班授課,讓學生瞭解纏花文化的背景、實際操作「慢慢纏」的過程。
由於對纏花工藝感興趣的人不多,以及對傳統纏花工藝品需求的減少,讓周玉琪老師在推廣纏花工藝的過程中,面臨學生減少的困境,因此在教學上轉型較為生活化的用品,將傳統與現代做結合。
「學生比較著重的是實用性,所以如果教學給學生的作品,也會比較貼近他們的需求。」
「我自己創作就會比較按照我的意思,不會考量實用性,但我要想怎麼構圖與呈現版型,會比較費力一點。」
「像是這幅畫作,這是我在廟宇的梁柱看到的一個圖案,有旗子、球、剪刀、瓶子,意思是祈求一家平安。看到這個典故覺得滿有意思的,就用纏花的方式呈現出來。」
科技進步與生活型態的轉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卻使燈籠與纏花的延續面臨許多困境。其實這些老行業不僅是一門傳統工藝,更是一門藝術;慶幸的是,仍有身懷專業技術的師傅守護著這些藝術的美,也希望在這樣的努力之下,這些屬於時代的絢麗,依然能夠留傳下去。
【23.5°N-嘉有昔事】專欄理念
作為中正大學的學生,就像初來乍到的冒險者,在嘉義一步一步留下我們的足跡,共同拼湊著我們與這片土地的記憶;透過與在地人的深度訪談,穿梭在屬於他們泛黃的歲月裡,在字裡行間中,一起尋回那些被遺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