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意森活村、嘉義製材所、嘉義舊監獄等,皆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嘉義在地與林木產業相關的著名景點,而對嘉義有更多了解的人們可能也會聯想到阿里山林場在日治時期的採伐盛況,從古到今,林業、木建築都是提到嘉義不可不提的文化寶藏之一,嘉義在過去更擁有「木都」的美名。我們也許都曾探訪嘉義市區知名木建築,但其實在嘉義的巷弄間,隨處可見木建築別緻的身影,若你願意留心慢步,便可感受到流轉於這座城市中的木材氣息。
從嘉義東市場出發
於日治時期基於衛生管理需求所興建的嘉義東市場,早期聚集了各地攤商,形成嘉義貿易往來的集散地,也是供應人們交流的場所。但在經歷戰爭、地震及火災等災變後,東市場的建築受到極大程度之破壞,當時的嘉義市公所決定在原地重建現代化大樓,也就是如今大眾所見的嘉義東市場。
在東市場內部及周遭兜兜轉轉了一個上午,透過在地民眾的熱情指引,我們看到各種樣貌的木建築,有已經廢棄且無人使用的屋子,也有經過修繕,歷史與現代並存的商家,這些建築通常都只有二至三層樓,普遍擁有斜斜的屋頂。走訪東市場後,我們採訪了陳世岸建築師,拾回嘉義林木產業從興起-衰退-轉型之間的故事。
「早期沒有市場,日本人來台灣後,首要就是改善台灣公共衛生,因此才設置東、西市場這種市場,在當時也稱為『小賣市場』。」
在建築風格上有所差異的東市場與西市場目前都仍在運作,現在的西市場已經過全部重建,但東市場仍保留部分原始建築,就過去被火燒掉的建築進行重建。東市場的重建分為好幾個區域進行,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重建形式,其中有些是以全木構、結合鋼筋混凝土及磚造與木構、全鋼筋混泥土等,在整個東市場範圍中,唯一沒有經過重建的地方是肉販主要集中地。而目前的建築維護則是以項目為主,例如廁所、水溝或是屋頂等等的逐項修繕,而非進行整體大規模地整建。
東市場在興建後,一直以來皆為核心區域,與附近民眾、廟宇的互動也很強烈,攤商會去廟宇祭祀,大多數的嘉義市民都會去東市場採購,也因其經營時間長遠,當地人已經習慣至東市場採買特定物品。
林木業的過去
在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場的運作經由阿里山鐵路帶動了嘉義林木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的原木從阿里山上被運送至嘉義製材廠製造成木材再外銷各地,使嘉義地區成為台灣重要的林木業流通集散地。當時林業的繁榮,造就了如今嘉義城市一處處充滿回憶的日式建築。
阿里山林場經常年砍伐,在1960年代後林木資源逐漸枯竭而沒落,在其停止伐林後,各地木材商紛紛轉往其他縣市發展,也成為後來嘉義林木業式微的原因之一。而這些代表著那段繁華年代的日式建築,在時光的進程中,見證了嘉義林業的興起與衰落,也成為嘉義的特色文化之一。
日治時期的嘉義,城市發展進程較早,也因阿里山的開發以及專門運送木頭的鐵路設立,使木頭成為當時重要的建材與資源,所有由阿里山運輸下來的原木都由官方處理,大多都會轉運回日本的拍賣市場販售,而那些留在台灣的原木,由當時官方自營的製材所,也就是現在的嘉義製材所,將木頭加工成木材以發展更多用途;雖然早期也有民間的製材所會向官方購買原木進行加工,但現在大部分已經都關閉或是轉型了。
我們都知道阿里山林場現今已經停止運作,區域內林木資源也早已枯竭,事實上,日本政府在殖民時期的開採,會在砍伐原生檜木後,種植其他生長較快速的樹木種類,以達到經濟效益;但在國民政府接管後,台灣在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妥善規劃林木業的發展,導致資源供需無法平衡,也沒有將林木資源與周圍相關產業連結,才導致資源愈來愈缺乏,也無法與時俱進,成為衰落的產業。
林木業的現在
在阿里山林場沒落後,嘉義幾乎已經沒有木頭產出,現在所看到正在新建、重建或是修繕的木建築所需木材,來源以進口為主,有北美檜木、日本檜木等等。
在過去,嘉義市區負責製材到販賣,因此有許多商業活動,林業也是嘉義的重要產業,其中不乏一些林業鉅子或是主要經營者,他們在產業沒落後,都逐漸轉型,像是觀光工廠等。
木都2.0
透過逐步修繕嘉義木建築,以期能夠使相關產業活化,並帶動嘉義該文化產業的發展,而不同區域的木建築,也會有相異的修繕、經營對策。
在檜意森活村園區中,雖然大部分為歷史建築,但幾乎都經歷過按照原貌的重建,已非初始建築,建築基於原本架構進行內部重建,與現代需求結合,例如新增插座、馬桶。園區由政府所有,委託民間經營,修復也由政府負責。
但在舊監獄宿舍區中,尚有居民的宿舍則是採取「以修代租」模式,住戶可以與政府簽約,協議由民眾自行修復木屋,然後幾年之內可以免交租金,但修繕方式要經過政府管理單位同意,監控其是否依照修復原則跟標準進行。而無人居住的屋舍,政府在將其收回後,若沒有進一步的規劃,就會被閒置,長時間的閒置會使木建築開始腐爛。
「城市裡面需要保存一些過去與歷史所遺留下來的東西。」
透過這樣的計畫,讓城市中能持續有新的木建築,使木建築相關的技術能夠延續,但木材的來源與製造、木建築的技術都逐漸產生斷層,因此需要重新學習。
木建築的延續與活化
嘉義在林木業的繁榮發展之下所建造的日式建築,是如今嘉義廣為人知的文化之一,但日積月累的歲月痕跡使這些建築也面臨殘破失修的危機,需要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共同維護這些美好的文化資產。
「維護是時時刻刻的。」
台灣大多數人對木造建築的印象多是:容易燃燒、木材不耐用等,但其實木材是一種天然材料,不僅可以固炭,也可以在不使用時回歸大自然;且木屋如果頻繁使用,並在平時就細心維護,其實就不太會出現大眾普遍關心的白蟻問題,因為白蟻怕吵,也不喜歡乾燥、檜木的味道,一旦建築潮濕、老化、液化,很快就會有白蟻的問題;防火方面,現在也有推動裝設感熱器,若是偵測到溫差異常就會啟動。且人們習慣的鋼筋混凝土建材也會燃燒,也會受到地震及下雨的破壞,因此其實每種建築都需要維護,日常就必須妥善照顧,而不是等到壞掉、爛掉才要去修繕,這樣的觀念需要慢慢改變並傳達給更多的民眾。
「一定要在原有的木構上與現代產業、技術做結合,否則林木產業就不會有未來,因為就等於是在講一件人家不需要的事情。但這個需要並非單純靠某一個端去努力,而是跟所有產業相關,像是產地來源、生產機器等。」
在木都2.0中的舊監獄宿舍區,修繕後的木建築有不同的運用,有工作坊、多肉植物教室等等,也有木建築正在重建當中,這個區域慢慢地找到一些方法,與嘉義在地產業,或是對這項產業有興趣的人重新連結,發展出屬於嘉義林木產業的未來。
為了因應社會主流的改變,林木產業需要更多的銜接,才會更加健康,除了百姓對於木造建築的觀念與看法需要改變與提升之外,產業內的技術與知能也需要有所延續以及多元發展,包括產地資源、製材廠商、木材加工等,而嘉義市政府目前也有在進行木匠的培訓,希望能吸引更多民眾加入這項產業,為其注入生命力。
「人們對於環保材料的選擇,或是對木工的關注,還有對木構這件事情的興趣,慢慢地讓人們開始聚焦,跟反省也有關係,很多事情是因為遇到問題,像是對於環境的反省,認知到需要作出一點改變。」
就像是為改善濫墾濫伐以及河川治理不當所導致土石流而進行嚴格的砍伐規範,或者是防止建築快速延燒的防火區劃,都顯示出大家開始驚覺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並且認知到需要做出改變,而這樣的改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民眾的環保意識、政府各單位協同規劃等。
在木造建築這方面,台灣目前都還在學習,要慢慢去找到其中的問題跟衝突點,並取得平衡,因此滾動式的檢討很重要,政府跟民間可以定期階段性地共同檢視維護與發展成果,並進行對話,在觀光方面也要有更多創新的開發,創造出屬於嘉義在地的文化特色,才可能讓嘉義重新縈繞專屬於此的木頭香氣。
【23.5°N-嘉有昔事】專欄理念
作為中正大學的學生,就像初來乍到的冒險者,在嘉義一步一步留下我們的足跡,共同拼湊著我們與這片土地的記憶;透過與在地人的深度訪談,穿梭在屬於他們泛黃的歲月裡,在字裡行間中,一起尋回那些被遺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