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訪嘉義之前,我們找到了孫育晴小姐。孫育晴小姐目前任職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執行長,採訪的當天她笑著說:「不用這麼拘謹沒關係,叫我 Joanna 就可以了」, Joanna 告訴了我們另一種看待嘉義這個城市的角度,以及如何找到與這個地方的連結。
初到嘉義──嘉義異鄉人的由來
Joanna 五年前因為工作來到嘉義,在工作之餘創立了「嘉義異鄉人」粉絲專頁,一開始僅在自己的個人 Facebook 分享在嘉義的點滴, 除了分享之外,另一部分好像為生活找到一個出口,找到留在嘉義的原因,沒有在嘉義生活過的人對這個地方可能是一無所知,但在分享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之後,她身邊的朋友也發現嘉義似乎不是想像中的無聊,不是只有阿里山、火雞肉飯或是葡萄柚綠茶,而是有更多的生活感。
後來有和薰衣草森林合作過,每個月幫他們寫一篇關於嘉義的文章,也從那段時間開始把過去的分享做系列化的整理。在市面上與嘉義有關的書籍很多都是嘉義人寫,有比較多與這塊土地的情懷,而 Joanna 說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好好地聊一聊這個城市,「不是說我對這個地方沒有情懷,但是我比較輕鬆一點,用這樣的角度去看嘉義會更好玩」。
「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嘉義好像是一個很難進入它的地方」,在網路上搜尋嘉義,最常跳出的就是阿里山、火雞肉飯、砂鍋魚頭或是御香屋,可是這些景點並沒有辦法將嘉義構成一個讓人願意一直來的城市。日本的社區設計師山崎亮在執行一個小島的地方創生時提出一個觀念:「我們要一個一百萬人來一次的島,還是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很多人在描述、行銷時可能會用比較快速的方式重點化一些商品或景點,但這些其實很難代表一個城市以及這個城市想要呈現出來的模樣,那麼人們為什麼會選擇待下來?其實來到嘉義的旅客非常多,但可能因為方便就直接轉乘到了阿里山,並不會進入這個城市,更不用說嘉義縣的地區,那或許能夠從改變論述下手。像是這個城市呈現出來的樣貌除了火雞肉飯之外還能是什麼,還有交通以及行銷的手法,目前的討論很多都著重在吃,但嘉義的食物比較偏向家常,所以要討論如何看到這些伴手禮、火雞肉飯之外的東西。
嘉義的老派生活法
講到古城都會先想到台南,其實嘉義跟台南都發展得很早,只是口味不同。「台南比較像富家小姐,食物比較甜,連米糕上面也有放很多的配料,不是很像富家小姐,很整套嗎?可是嘉義就比較像小家碧玉,比較單純質樸一點」。
Joanna 體驗了許多嘉義的「生活法」,比如說嘉義的菜市場會跟著季節走,「這就跟台北滿不一樣的,因為嘉義是產地,前陣子的春天有很多梅子、桑葚,夏天就會有比較多蓮子、菱角,台北看到的幾乎都是成品,但在嘉義的市場出現的蓮子就是剛從白河採來的,阿姨在現場挖;這邊蚵仔煎的蚵仔也是從東石、布袋直接運過來」。嚴格來說,嘉義市並非產地,卻是這些好產品的中繼站,它們在這邊加工以得到更多附加價值,也不需要長途的運送。而嘉義的木雕、石雕及刺繡也與當地有很多特別的木頭、廟宇有關,這些對於我們來說的「特別」其實就是嘉義的日常。
嘉義人也很有態度,「我有一個朋友說他們在新竹開店都會很熱情的打招呼,但在嘉義就比較少」,並非嘉義人比較難親近,而是都很有自己的態度,「嘉義的人如果跟你投緣就會跟你非常非常好,當你是一輩子的朋友」。 Joanna 說,在嘉義最不一樣的就是過生活,過去在台北的工作壓力大,但到嘉義後,下班沒有不必要的應酬,不用整天吃飯碰面;而減少了過度的客套,也能夠更有效的善用時間在自己的生活之上。以物易物在嘉義也是一種日常,「在水上有一個朋友在種菜,只要超過一百塊就會騎機車送到你家,而且超級新鮮」, Joanna 用這些菜做成料理後也會拍照給這位水上的朋友,在熟識之後更會彼此之間「你分我菜,我分你料理」。
在其他地方,日式建築可能是受管理的古蹟,但走在嘉義的街上,你可以看見這裡的居民是住在日式建築裡的,像是在蘭井街上就能夠看見把木頭及水泥混搭,或是一面木頭,一面水泥的建築,「這就像很多嘉義人覺得全台灣都跟他們一樣吃涼麵加美乃滋,他們也覺得哪裡都可以騎機車到,也覺得不就住在檜木的房子裡嗎?很稀鬆平常的事」,也許是來自於與過去產業的連結,檜木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嘉義異鄉人的專頁之前做過一個專題是「在嘉義生活的一百個理由」,之後 Joanna 想要再做一個「老派嘉義之必要」,老派並非指傳統、守舊不變化,而是它與生活非常貼近,很雋永的美好。嘉義依然逐漸地改變,但它是不躁進的,並非像鹹魚翻身一般快速地調整,而是在尊重土地以及傳統的前提下,發展出生活的一種樣貌。很多原本住在外地的人,最後選擇定居嘉義絕非因為火雞肉飯等等的理由,而是很喜歡這邊的生活, Joanna 也說身邊的朋友都希望嘉義不要馬上變成什麼模樣,而是希望這些美好還是可以保留。
過去的嘉義有許多戲院,附近的商家也會依據戲院而命名,比如西門街上的國際豬血湯、國際肉粽就是源自於附近已結束營業的國際戲院,這些老戲院很多也與附近產業以及家族有關連性。嘉義有許多行業都是代代相傳,比如說阿文魚粥、阿亮 Q 排還有林聰明也是,在一代與一代之間可以看出每個世代不同的做法,像是林聰明開始宅配,包裝設計也與過去相差甚大;而不少火雞肉飯的店面在過去幾代也是攤販,但這些轉變的背後其實也經過了非常多的溝通。
歷史走過的痕跡
嘉義有個很有趣的活動,每一次選舉前,在圓環噴水池會分成兩派人馬互相吶喊,喊叫到十點後就安靜下來且各自回家,因此嘉義被稱為是民主聖地。 Joanna 告訴我們,這可以回應到二二八事件對嘉義的影響,嘉義有許多厲害的人,但在二二八之後很多人認為在從醫及從政之中做選擇的話,從醫似乎是更安全的選擇,「很多在地的家族可能都會說你不錯就好了啦,我們不要特別去讓別人知道我們和別人不一樣,自己知道就好」, Joanna 提到說她也不確定之間是否有一定的關聯性,卻覺得這些歷史的痕跡應該也對嘉義的人們有一些影響,也因此嘉義其實有很多的很好的東西,但是當地人們並不過度張揚。 Joanna 說,有位嘉義的朋友過去在台北就學時有一份作業是整理家鄉附近的美食地圖,對於一般商家來說應該是一個宣傳的好機會,然而在過程中才發現這樣的事在過去很少發生,儘管只是一份學生作業,對象也是家附近從小到大的親友,願意表達的卻仍為少數。
Joanna 在大學時主修美術,像陳澄波、林玉山等人都是會台灣美術史中接觸,以前都是在書上、研究上或是論文上看到,但來到嘉義就能夠感受到他們是真正地存在著,重新去看傳記、作品後就可以發現這些人所畫的是哪個場景,「以前不熟悉的時候,真的覺得嘉義就像國外的某個城市,可能對日本、曼谷等等都還比對嘉義熟」,在嘉義生活了才能發現這些偉人的作品不一定要在書籍或是畫廊、美術館才看得到,這些作品是確確實實地存在於這個城市之中。
傳統技藝的古典美與保存、創新
「我覺得很多在書上、難接觸的東西,這幾年開始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並且慢慢變得重要」, Joanna 拜訪了很多嘉義在地人以及傳統藝術的老師,「其實對他們及傳統劇團來說,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傳承是政府該做的」,過去的傳承通常都是傳給後代,這與教育也有一些關聯,「像是竹編的老師,他沒有不想傳,只是要傳給誰?」,在一般的教育管道也不太有機會認識到這些技術,且這些技術也必須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去學習,教育上如果能夠也有一些配套的話,就比較能夠接觸這些傳統藝術。
現代發展的機械化也非常快,傳統技藝的藝師比如說燈籠師傅、剖香腳老師等,在速度及價格上很容易被取代,且有些物件的運用也有時代上的差異,但我們可以去討論能用什麼方式保存下來。過去的木頭大多用來製造神明桌、大型家具,而我們現代的生活空間比較小,使用的東西更輕巧、方便,所以木藝設計會慢慢改良,會更靠近我們的生活,這可能也是另外一種延續下去的方式。
「對於這些藝術的改變與消逝當然也會覺得可惜,但這個角度其實很好玩」,以老房子舉例,對於喜愛老屋的人來說,他們會盡力去維護,但對一些人來說就是一塊地,要修繕必須花費一大筆錢,不如拆掉重建或是售出,「所以其實還蠻現實的,只能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努力,對於喜歡、想要保存的事物就去認識它、接觸它」,畢竟真正喜歡老東西的人其實是少數,如果能擴大共鳴圈,讓大家了解並且喜歡的話,也是一種維護的方式。有些高中生也會提出類似的問題,其實可以運用這個世代的溝通方式,比如說影片剪輯等等,讓這些東西延續下去,「像是我就比較擅長文字,或是從工作中結合,比如說空間的使用或活動的辦理」,在年初時文創園區的活動「嘉酒過好年」, Joanna 就提出:「我全都要嘉義的!」,當時找了朴子電音三太子、鹿草鄉重寮國小的小朋友跳城隍廟家將舞,還有平均年齡77歲以上的笑咪咪老奶奶懸絲偶劇團,園區內的特展也都來自嘉義,比如嘉義的城隍廟、慈濟宮百年家將堂、陳明山老師的布袋戲布景、溪口鄉劍峰老師的廟宇彩繪及三昧堂做布袋戲的布偶,「這些從網路上詢問或是一個一個拜訪,邀請他們認識你、他們也願意來這樣子」。
酒廠再到文創園區
老嘉義人說,出了嘉義火車站就有兩種味道:檜木香與酒香,在導覽時也常聽到說以前從酒廠下班的人臉都會紅紅的,「有沒有喝酒嗎?可能也有啦,但是主要是因為酒廠裡面發生的發酵過程,所以大家下班時的臉都紅紅的」。
現今台灣的五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都由舊酒廠改建,過去酒廠也因為交通的緣故而設立於火車站附近,嘉義酒廠則是歷史最久也留下最多器具的一個。「其實以經營面來說是很現實的,我們花一筆錢就是必須要賺回來」,儘管許多人也許對傳統有興趣,但願意花錢參加交趾陶等傳藝展出的人非常少,「現在變成另一個論述:常民文化,其實讓大家比較走得下去」,在年初的《嘉酒過好年》後,嘉酒柑仔店也成為了園區內的固定商家。與其他文創園區不一樣的是,嘉義文創園區有很多藝術創作者進駐,彼此之間形成群聚效應,將創意及想法相互碰撞以及合作。另一方面嘉義文創園區也有較多的中高齡創業,有許多退休後但仍有夢想的人們在這裡完成自己過去的憧憬。
遇過較大的困難是如何扭轉在地人對於文創園區的印象, Joanna 說一開始執行嘉義文創園區的案子時其實有點困難,因為很多事物在嘉義沒有發生過,但換個角度的話,它就是一個十分適合實驗的城市,因為什麼都沒做過,所以什麼都有可能性,「因為不可能遇到困難就不做,這樣永遠不會有事情發生」,園區在特展方面做了很多嘗試,進駐的廠商也從0晉升到目前有70幾個。而在保存方面,園區內有分歷史建物與非歷史建物,但並非歷史建物就不能使用,而是用一些方式去保護、隔絕,這也是文化資產保護者與營運者較易有衝突的部分。
目前的園區有三大目標:一、文創人才的迴圈建構。文創有很多端點,從創作、輔導育成到最後的通路,其他地方大部分都只看到最後一個、或是體驗 DIY ,但嘉義就有許多表演團體與文創空間,創作者佔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因為雲嘉南區是台灣的糧倉,有許多在好的產物,因而有許多傳統藝術及在地產業能夠透過文化再加值。三、跨年齡的文化落實。因為嘉義的年輕人不多,但有許多注重孩童教育的父母及爺爺奶奶,主要客群為家庭客,因此大多都會以親子為考量,宣傳方式也很不同。
我們與嘉義的連結
以前就讀師大的 Joanna 現已不在教育現場,但認為傳統藝術的保存也必須走進校園、進入教育體系才能夠傳承,「我們想著要如何讓學生進來,可能學生其實也有在想假日可以去哪裡玩」,其實兩者是雙向的,卻沒有一個好的管道將彼此連接。未來的方向是希望能直接進到校園的分享給學生,也可以透過老師去影響學生對於傳藝產生興趣,「在國中、國小其實這件事行得通,可能會一輩子記得這件事,像我也還記得小時候戶外教學去過的地方」, Joanna 笑著跟我們說:「你也要幫我問看看你們身邊的同學,要運用什麼管道就會願意來。」
今年的設計展將會落腳於嘉義市,會有非常多設計師在嘉義做規劃,「我不敢說嘉義會有什麼翻轉,但你會看到嘉義有一點不一樣」,這些改變並不是指直接從古老變創新的極大轉變,因為這些過大的變化可能也不是嘉義真正想要被看見的模樣,而是用一些不同的東西去暈染嘉義,我們可以期待這個懷舊的城市一點一滴被注入時代轉變的色彩,同時依然能夠保留著雋永的美好。
【23.5°N-嘉有昔事】專欄理念
作為中正大學的學生,就像初來乍到的冒險者,在嘉義一步一步留下我們的足跡,共同拼湊著我們與這片土地的記憶;透過與在地人的深度訪談,穿梭在屬於他們泛黃的歲月裡,在字裡行間中,一起尋回那些被遺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