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據時期的老故事出發,探究上林社區與黃梔子的淵源,連結至現今發展的食農教育、水資源巡守隊及諸羅樹蛙保育行動,訴求「買農產品就是保育生態」,生態與生產,串起生活,上林社區活起來了!
昔「日」的上林老故事
關於上林社區的老故事要從日治時代說起,除了黃梔子在臺灣的落地深根之外,還有剉甘蔗阿嬤漂洋過海到琉球工作的趣聞。
黃梔子是由日本貿易商引進臺灣,當作黃色色素添加在泡麵、藥品或糖果,起初是從北往南種植,後來以中彰投與雲嘉地區為主要種植地。臺灣所種品種為水梔子,而後來中國大陸引進的則是山梔子,不過兩個地區的種植面積都正在減少,因為黃梔子是需要高度勞力的作物,無法用機器採收,高勞力成本的黃梔子因此漸漸被便宜的人工色素取代。後來黃梔子被研究出含有類胡蘿蔔素,具護眼功效,所以目前大林所種的黃梔子也會被生技公司收購來製作保健產品。
上林除了黃梔子的歷史外,相當特別的還有剉甘蔗阿嬤的故事,「剉」是閩南語發音,有用刀斧劈的意思,剉甘蔗也就是「砍甘蔗」。日治時期時日人大面積開墾臺灣,並以製糖為主要產業,時人不是在糖廠工作就是從事甘蔗種植,因此多數練就了「剉甘蔗」的技術。後來日治時期結束,日本政府撤退,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大環境並不穩定,很多人為了逃兵役而移民去琉球(沖繩舊稱)務農,但當地只有少數人有剉甘蔗經驗,面臨缺工問題,所以移民到琉球的蔗農們便回臺灣尋找人力,而上林社區剛好有一位阿嬤,平時會做點小生意,交友範圍也廣,得以接觸到這個就業機會,因此促成了如候鳥般一年一度剉甘蔗的工作,而搭船前往琉球前也必須通過出境手續,像是要通過良民證與傳染疾病等相關檢查,因當時的琉球受到美軍代管,流通的貨幣是美金,依照匯率換算,前往琉球工作一天的薪水,甚至約等於在臺灣工作一週呢!
十年歲月.梔心起點
因緣際會下接手了一塊黃梔子老農的土地,開啟黃梔子產品事業;自願以撿垃圾方式維護社區環境,而後被鼓勵加入了社區發展協會。因為以上種種緣分,孫家榕發現了上林的人口老化問題與農業創新可能,從此深耕社區十餘年。
當初因為婆婆身體的關係,孫家榕舉家從斗六搬回上林,因緣際會下接手了一塊黃梔子老農無人承接的土地,讓她發現當地人口高齡化問題;當時孩子還小,因此十分注重食品安全,她便開始在黃梔子種植、社區活化與食安問題間思考,「作物除了採收當天,在其他日子還能產生什麼附加效益呢?」她在心中問自己,於是衍生出以食農教育為核心理念的黃梔子周邊商品,還有關於環保與觀光發展的一連串計劃。
剛搬到上林的孫家榕,只知道季節一到這裡便會飄滿花香,不知黃梔子為何物,她一個鄰居也不認識,卻自願利用空閒時間在社區整理環境,因此漸漸熟悉了左鄰右舍。後來大林鎮公所有位社區事務承辦人找上她,希望她能擔任社區發展協會接發公文的負責人,她因而發現上林社區因為年老的長者不熟悉電腦事務,失去許多補助機會,「社區不主動爭取,政府就認為你不需要」,所以她毅然接下總幹事一職,進入社區發展協會,後來也擔任理事長推動社區活化至今,在這個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年。
採訪時買了黃梔子粉粿DIY材料包回家製作
社區活起來:生態與生產
上林社區致力於友善耕作及環境保育,發展食農教育,進行保育諸羅樹蛙行動,最後結合當地生態與歷史特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觀光行程,成功地將生態連結生產。
孫家榕打造了「梔心朋友」,相關黃梔子產品包括 DIY 粉粿、洗髮精、防蚊液、手工肥皂等,並開發線上通路與設立農家樂商行進行實體販售,希望能提供社會大眾一個健康無毒的消費新選擇。「食農教育分為食育和農育。」孫家榕說,食育是透過 DIY 和社區媽媽家政班,帶領大家認識「食在地,食當季」,讓農民作物都能夠行銷出去,倘若滯銷,還能有加工能力,以便保存與持續行銷;農育則鼓勵在地小農無毒栽種,引導至合理用藥,不必完全強迫有機,但必須注意環境變化,像是土壤與水資源保護,最後則在採收前一星期通報農會檢驗。上林社區在 103 年成立水環境巡守隊,沿三疊溪河畔巡視,通報垃圾與水資源汙染問題,在今年的全國評比中得到優等的好成績,藉此將環保意識延伸至社區發展與農產品銷售。
除了黃梔子之外,上林也有米、柑橘類、竹筍(烏殼綠)等作物,「買農產品就是保護生態」是孫家榕想傳達給消費者的重要理念,所以她集結在地農民進行一連串生態保育行動。除了水環境巡守隊外,也有向林務局申請兩年補助計畫,透過「保育諸羅樹蛙行動」,舉辦相關課程讓農民學習,現在有些小農也願意當解說員,晚間帶團看諸羅樹蛙,開發務農之外的可能性,實現了保育行動與產業扣合所能擁有的社區行動力。但在這看似有計畫性的行動中,不免遇到困難,像是觀光發展與社區生活品質之間的取捨問題,交通安排、人數乘載量都是考慮因素,孫家榕也安排了社區夥伴透過一些培訓增進概念與技能。
在取得社區共識方面,「一定要與農民有直接關係」孫家榕說,像是水環境巡守隊的生態保育,也保護他們耕作的土地,所以大家願意投注心力,藉此凝聚社區共識。近年來則找了附近的中正大學、南華大學合作,從起初制式的志工服務時數轉變成有實質合作意義的學習,也加入了 USR 計畫*!
* USR 計畫: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自 107 年起由教育部推動,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學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
孫理事長家綠意盎然的前院
上林是我生活的地方
「我在這就地老化。」孫家榕說,所以她致力於發展上林的生態與生產,而最終「目的地就是生活」。在社區發展協會十年的她,清楚了制度面問題,決定跳脫既有框架,媒合更多有明確方向的社團進入社區,讓上林的未來充滿更多可能性!
「不只是收成那一天,每天都要有收成。」孫家榕推動觀光,強調知識與體驗,收集了解上林的歷史資料;進行環境保育行動,生態豐富了起來,她也拍照記錄分享;提倡無毒耕種,給予消費者優質一級農產品;進行農產品加工,透過月桃故事館協助萃取黃梔子,打造梔心朋友事業。做了這麼多,孫家榕再三提起的就是「這是我就地老化的地方。」
談起未來規劃,孫家榕說出社區發展協會的制度與尷尬處境。社區發展協會起初是在解嚴後政府著手成立的,當時剛經歷過戒嚴時代的臺灣人,不知道這個組織的意義與爭取自己權益的想法,覺得社區發展協會沒什麼功能;但就算到了現今,公民意識抬頭,仍被看作與政治掛勾且無明確發展方向的組織,雖然可以選擇發展多個面向,像是環保、藝術、文化表演等領域,但也很容易過於片面。孫家榕坦言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幾乎有一半以上決策影響能力,不過因為定期改選制度,也容易導致規劃無法永續,且嚴格的戶籍制度在這高齡化的社區,無法有改革力量出現。所以她打算卸任後,號召或媒合更多社團進入社區,讓上林社區未來能夠擁有更多發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