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民國83年的剪報上寫著「旅遊局推廣一鄉一特色,大林從缺」,江明赫代表無法理解,這個充滿回憶的城鎮,怎麼會沒有特色呢?於是推廣大林的活動就此展開,希望藉由推動地方總體營造,吸引青年返鄉,找回「嘉義首富之區」的榮耀。
點亮萬國戲院
提到巴黎,映入腦海的是巴黎鐵塔;提到埃及,腦中浮現的是金字塔,那提到大林呢?「我想點亮戲院,點亮大家的回憶。」江明赫代表希望將萬國戲院打造成大林的特色,讓更多人能慕名而來。
萬國戲院歇業後,被業者改造成卡拉OK ,意外遭祝融洗禮又再重建,但後期因人口外移而經營不善,成了徒有招牌的廢墟。在江明赫代表與屋主樊豐正先生溝通後,他願意將此屋無償借出做復興,然而好不容易申請到的文化部經費卻只能用於拆除內部擺設,若要重啟戲院,管線建立、內部裝潢的整頓,經費全都需再次尋找。所幸江明赫代表從有限的資源中尋找解決辦法,最終,他以場地不用租金、臨時演員道具都能協助及吃住補貼等方式吸引劇組前來拍攝,或許有人質疑這樣行為的實質意義為何,不會吃虧嗎?但由於劇組耗資450萬造景,打造出木頭牆面保留至今,反而是省下一筆龐大的支出呢!
不設限的努力
「行動前我不會設限於這件事不可行,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唯有實際行動後才能做調整。」
初期,戲院內部尚未裝修完畢時,江明赫代表為了先行推廣,便選擇如pub內轉播棒球國家代表隊比賽般,在萬國戲院外搭起投影幕播放電影,縱使結果不慎理想,但藉此他也才能思考在哪一個環節出錯,是選片、設備還是播放時間,而做出相對應的調整與改變。甚至江明赫代表也曾邀請近期因《火神的眼淚》廣為人知的蔡銀娟導演,進行當時拍攝作品《候鳥來的季節》的放映會,並帶她走訪大林,期盼導演能更加認識這個地方,說不定能成為未來電視劇的拍攝地點呢!
劇院內擺設
走進萬國戲院,映入眼簾的便是仿造柑仔店的販賣部與懷舊的電影放映機,還有巨型的手繪電影看板,讓人不禁有種穿越回五六零年代的感受,這是江明赫代表努力的結果。他蒐集許多與影像、聲音相關的文物,如各種釐米的膠捲、留聲機、卡帶,除了希望能放置在戲院內做擺設、解說外,也能帶去其他社區及機關團體演講,藉此引起觀眾的興趣,燃起人們親自走訪大林的慾望。
提及手繪電影看板,相信大家腦中浮現的是臺南全美戲院外牆上懸掛著顏振發老師的作品,而張玉村老師也曾在嘉義展現相同的技藝,部分作品就擺放在萬國戲院內,卻不如全美戲院廣為人知,讓人不禁好奇為何不將此作為特點?就此,江明赫代表表示:「因為全美戲院仍屬於線上戲院,加上台南市人口眾多,因此這樣的手法才得以施行。」而大林既不是都會區,萬國戲院也不再固定放映電影,仍需要擔心經營層面的問題,因此選擇先將展覽辦在人潮眾多的嘉義文創園區或是中正大學內,秉持著「一起做好的東西,不一定要在大林」的概念,強調大家彼此合作,先透過畫作提升地方的名氣,藉此吸引更多人來到大林,否則一味地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萬國戲院,極可能因其知名度不足致使機會流逝。
共好才是王道
《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兩部知名的國片還在各大影院上映時,萬國戲院也舉行了免費的放映會,只需透過網路報名加上在大林任一店家的消費合照,便能入場。「希望讓鄉親看見效益,因而相信這些推廣是有實質作用,是可以賺錢維生的。這樣一來,萬國戲院的存亡便會與當地人息息相關,倘若有天江明赫代表沒有能力去負擔萬國戲院的支出時,大家也會願意伸出援手,這樣的共好才是該追求的目標。
點亮大林—大林漫慢遊
不被看好的大林復甦計畫,讓江明赫代表決定先改變外地人對大林的看法。於是他開始計劃小旅行,希望能讓更多人聽到大林的故事。
談及發想的過程,江明赫代表表示主要就是從模仿開始,像是跟進別人舉辦探訪城鎮的小旅行活動。當初因為職業軍人的身分不能額外兼職兼差,加上大林知名度低,收費可能降低外地人參與的意願,還有報名表單、保險、確認匯錢手續等問題,為了減少麻煩,一個免費、免報名的小旅行就此誕生,參與者也能輕鬆享受導覽活動。雖然許多人認為使用者付費為理所當然,但代表認為小旅行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看見地方」,在三小時旅程中,遊客想必會感到疲倦及飢餓,那就會給地方帶來消費,如果覺得旅行過程有趣也會推薦給朋友,這樣一來小旅行的目的就成功了!
行程規劃
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故目前景點只能圍繞在大林火車站周圍,步行只要5-10分鐘的距離,小旅行卻花費3小時,因為抱持著希望親自體驗大林的原則,在3小時內除了聆聽解說外,更融入一些特別的互動。江明赫代表一開始透過閱讀碩博士論文網站中的摘要與研究背景,了解家鄉的歷史及文化,再將這些知識消化,包裝成有趣的故事,進而向大眾以趣味的方式進行分享、解說。此外,希望小旅行中所停留的店家也能講述自身的故事,或用不同的方式增添互動性。行程的安排會隨著新店家的加入而有所改變,由於一條街能分享的實在太多,所以每次小旅行內容都略有不同,也是給參與者的額外驚喜。
取自大林慢城(戲說大林)官網
收穫
「既然進行大林小旅行只需花費短暫時間又能認識到許多人,還可以吸引許多年輕人前來發展,那何樂而不為呢?」
隨著小旅行的推廣與參加者的相互介紹,新的人潮被帶進大林,更多的機會也相伴而來:許常德老師的演講、歌手詹雅雯的 MV 拍攝及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的造訪等,讓大林的風光得以再次呈現在世人眼前。漸漸地,各大週刊、雜誌也開始進行大林旅遊景點或地方報導,使代表更堅定地相信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情。江明赫代表分享道:「有一次小旅行時,參加者只有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小女生,我仍舊進行著3小時的小旅行,在這個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活動結束後,她將小旅行中有趣的經歷寫於網路平台上,而文章輾轉被華視記者看到,促成了第一次的專訪。」儘管只有短暫的12分鐘,但對於無論大林或江明赫代表而言,都是一大進步與鼓勵。或許大眾的回饋並非即時,然而唯有堅持下去才能獲得鄉親認同、貴人幫忙。
未來推廣
多年來,推廣大林與小旅行已成為江明赫代表生活的一部份,雖火車站周邊街道早已走過無數次,但他表示:「還有很多鄉親、商家沒有認識到。」所以仍在努力說服他們加入復興大林的行列。大林鎮有21個鄰里,雖然目前小旅行只圍繞在大林火車站附近,但其實江明赫代表已將21個鄰里的觀光路線都規劃完畢,希望現今大林小旅行能成為一個範本,讓大家願意投入導覽行列,一同協助大林往更好的方向邁進。而目前鎮內許多社區感受到人潮的流入後,也開始進行整頓與活化,比如吉林社區嘗試以多肉植物為主要的發展特色;上林社區推動友善耕作、活化閒置老屋空間等,居民的響應能擦亮「大林」這塊招牌,點亮大林,也點亮在外遊子的回鄉路。
點亮未來
身為大林人的江明赫代表,因為無法割捨對家鄉的熱愛,在臺北擔任職業軍人時一直過著兩地通勤的生活,利用僅有的休假時間進行復興大林的計畫。轉眼間,十幾年過去,如今他已卸下軍職,也當選為鎮民代表,不變的是仍在為社區推廣奔走與付出。
「這些努力都還只是過程,並非終點。」江明赫代表說道。他一直嘗試將各具特色的21個鄰里串聯成一體,先前也剛在天下雜誌中發表了兩天一夜的行程安排,並期待目前網站的旅行地圖未來能做無限的延伸,但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是遠遠不夠的,仍需要大家一同響應與協助。許多軟硬體設備並非屬於鎮民代表的責任與管轄範圍,雖然他已整理出每個鄰里各自的特色,但仍等待著更多大林人合作,將目光聚焦於「創建共好的大林」。
「堅持下去就會看見希望。」這句話能詮釋江明赫代表做事的積極態度。十年間,沒有怨言也沒有自滿,僅僅持續努力地嘗試著所有可能,縱使原先的人生規劃被打亂,但也意外地成為大學講師、認識許多導演名人,看見許多未曾想像過的風景。面對未來,他將持續做下去,活化閒置的空間,幫助願意來大林發展的人們生存;說服更多店家加入小旅行的行列,用行動證明推廣的可行性,將大林打造成適合居住的地方。
時代的巨輪轉動著,創新與改變顯得更加重要,先努力點亮大林人的回嘉路,才能一同創造出更多嶄新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