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 2022 年平均每兩位國人就有一位罹患慢性病,且逾 718 萬人同時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疾病。促進國人健康意識和預防慢性疾病,已成為台灣目前非常迫切的議題。藥物治療的初衷,是減緩病患身體不適和控制病情。然而,卻有許多長輩每天跑門診領藥,並服用超過身體所需的藥物,抑或是「自己當醫生」,迷信來路不明的偏方,這些想法都影響慢性病的管理,甚至發生藥害傷身的狀況。
因此,親身體察到這個現象的胡廷岳藥師,除了透過撰寫專欄文章,將醫療術語用淺顯的方式科普給大眾外,至今也已到台灣十二個以上的縣市進行公益演講,透過多方面衛教分享正確的用藥資訊。胡廷岳藥師的初衷正是引導病人主動改變自己對健康的意識和行為,幫助病人減少服用慢性病藥物,進而讓患者能夠逐步卸下身上沉重的藥單。
當醫療知識遇上行為科學——溫和引導
「當了醫療人員之後,才知道爸媽就是最難衛教的兩個人。」
胡廷岳藥師在就學期間,曾想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用藥和衛教能力來照顧爸媽,讓他們活得更健康長久。殊不知真的當上醫療人員後發現事與願違,雙親聽不進也不信任自己的衛教。直到父親罹患癌症後,胡廷岳才意識到醫療人員只有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加上溝通技巧讓病患聽進建議。
於是,他更深入修習行為科學的碩士,學習如何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引導病人主動改變自己的健康行為。看到雙親越來越積極改變生活習慣,使身體有所好轉,也和他當初選擇念藥學的初衷不謀而合。
「對於有動機改變健康狀態的病人,提供替代方案是最簡單的方法。」透過聆聽病人的問題、和他們溝通產出新的方法,例如利用按摩球、抑或去物理教室復健,都可減少止痛藥的攝取。沒有人願意生病,不想積極改變健康狀態,有時候是礙於現行方案難以執行,陪伴者、醫療照顧者的職責就是讓那些健康行為變得可行。
人情味和信任——給予健康建議的第一步
「對我來說沒有所謂固執的患者,只是他們背後的生活經驗和我們不一樣,才會讓他們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
對於許多慢性病患者的家屬而言,在用藥上和患者產生意見衝突是每天無奈的日常。儘管藥師會對該服用的藥物劑量和服用時間提供詳細的指引,卻仍有許多年紀較長的長輩,因為不信任藥師,而自己當醫生,購買沒有保障的藥物或民間偏方。 胡廷岳藥師就曾遇過一位阿嬤,只相信香灰水和擲筊可以治病,透過和病患聊天,得知她是因為怕吃藥會有副作用才不去看醫生,於是他建議病患帶著醫生的名單,擲筊詢問哪位醫生開的藥副作用最小,最後成功引導阿嬤接受正規的醫療行為。
比起強硬地反對阿嬤喝香灰水,胡廷岳認為,更重要的是聽進病患的困難點,用她的話去引導她。胡廷岳強調在勸服病人時,我們必須先清楚地認知到,改變長輩想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他們聽我們的話,而是為了讓他們變健康。
胡廷岳也提到,許多長輩會透過地下電台的廣播買藥,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廣播主持人會先和長輩噓寒問暖搏感情,再利用話術和廣告推銷藥品,用人情味包裝來路不明的產品。可見得許多長輩不是不相信專業知識,只是對他們而言,廣播主持人的信任感和人情味比醫師的專業頭銜更可靠信賴。醫生看診開藥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改善病患的病情,但有些醫生雖然滿肚子專業醫療知識,說出來的話卻缺少了點人情味,進而散發距離感,讓病患感到不太信任。倘若專業醫療人員們能夠在專業知識上,加入親和力和信任感的話,想必會讓長輩們更願意從事正規的醫療行為。
健康無齡化時代來臨——保健食品過猶不及
近年台灣整體健康意識高漲,健康不再是中老年族群才關注的課題,健身房和健康餐逐漸普及化,甚至出現「體重管理師」、「運動按摩治療師」這些職業。多數人對健康的認知和行為逐漸有所改變,除了做好基礎保養外,更會主動攝取保健食品,因此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營養補給品,進而導致民眾可能過度依賴保健食品的情況,例如:用眼過度則補充葉黃素和魚油,身體疲憊則服用 B 群。哪些是我們身體真的需要的?哪些食用後可能造成副作用?該如何挑選這類產品?這些已成為大眾的重要課題。
胡廷岳強調,這些單一營養素的攝取都是過猶不及,應該是當我們身體缺少某樣營養素時才攝取,我們應將保健產品視為短期的補充。簡單而言,保健品的效果應該是讓身體狀況由負轉正,而不是在正數的情況下無限往上加,否則會造成反效果。
至於如何挑選保健食品,胡廷岳認為媒體識讀能力是大眾的必修課題。市面上許多營養補給品只會標榜優點,卻不會列出食用後可能的副作用,因此可能使有些民眾產生「吃越多補越多」的錯誤觀念。除了媒體識讀能力外,在查詢產品評價時,也應多加留意評論是否中立,避免落入業配文的騙局。
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固然無法百分之百保障人們不會罹患疾病,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卻有極高的機率會導致人們身體狀況惡化。我們無法掌控未知的未來,但我們能夠從現在開始,更積極改變自己的健康習慣,替 10 年、20 年後的自己鋪好通往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