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精心翻修後的老宅——莫索分享空間,蛻變為獨具風格的髮廊,時光在斑駁的木牆與翻新的梁柱之間留下了柔軟的縫隙,讓新舊得以交融,達到和諧,為木造平房的質樸與雅緻添增新意與生機。老闆原先在嘉義市區一間美髮廳工作,因緣際會下與這棟老屋相遇,遂決定落腳於此,展開屬於自己的創業旅程。在這棟老屋裡,她不僅修復了建築的肌理,也重繪了生活的節奏。
店內僅設有三個座位,提供美髮服務、頭部舒壓等按摩服務。除此之外,在這有著恰如其分的靜謐與從容的空間中,莫索除了提供技術交流外,也讓人們在彼此暢聊中卸下疲憊,一如時間在木質空氣中慢慢沉澱,留下溫柔而堅定的陪伴感,讓顧客不僅整理儀容,更梳理了內心。

回舊時光裡累積的種子
在求學階段一路選擇美髮的老闆,曾經試圖轉換跑道賣衣服,甚至當過嬰兒用品銷售員,兜兜轉轉,發現自己始終無法忘卻對美髮的熱愛,於是更加篤定地將這份熱愛一梳一剪,落實在生活裡。然而,早在日復一日的實習與受雇經驗中,老闆就悄悄地埋下了「想改變」的種子,希望能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店面、做自己的主人,於是在挺過了實習階段與受雇期後,老闆開了屬於自己的髮廊,但因客源不穩與風格尚未成熟而暫告段落。她提到:「某一天,我發現我已經無法跟學生聊戀愛、聊課業、聊流行,我才意識到我該轉換風格了。」一路走來,在歲月的淬鍊與客戶的信任中,她終於撐起了夢想中的店——莫索分享空間。


然而,創業這條路充滿著不確定性與現實上的風險,因此當親朋好友得知她要開店時,紛紛提出擔憂,「你資金夠嗎」、「你這樣會賺錢嗎」,一句句的質疑朝她襲來,她卻堅定地回應:「如果我當時等有錢再創業,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創業,從來不是等一切就緒後再出發的事情,而是願意在未知中築一個角落,讓夢想可以棲身。因此,成立莫索分享空間不只是開一間店,更是對生活做出的選擇——選擇為自己的夢想創造出空間。
別人眼中的破碎感,卻拼湊起她夢想藍圖中的碎片
一般而言,大眾對髮廊多運用現代化裝潢與繁瑣的設備等印象,為何老闆會選擇一間老屋作為夢想的起點呢?某天,她只是出門吃宵夜,經過嘉義街頭轉角,無意間被一棟歲月斑駁的老屋深深牽住目光。那棟房子破敗又黯淡,但她卻從中看見歲月潛藏的靈魂與溫度,甚至腦海中浮現了畫面,是那早已成熟的夢想雛形,一間能融合生活、工作與分享的場所,讓她立即撥電話洽詢房東。
在裝潢上,她不斷與設計師協調,起初覺得設計師的想法不錯,但她仍然想守住這間老屋的靈魂與歲月痕跡,最終她拒絕設計師的制式現代感,不願讓整片老牆被釘上光滑白板,也不情願讓制式化的電動門取代傳統木門,因為「這房子的靈魂會不見。」歷時兩個月的調整,當年老屋的木門仍在原地,迎接著每段悄然展開的相遇與轉變。進門後,店內僅設三個座位,在講求效率與業績的時代裡,顯得格外清幽;沒有過多繁瑣的設備與家具,僅有窗邊的木桌椅,是午後陽光最溫柔的落腳處,也是一段段故事靜靜展開的起點。即使客人不是來梳理髮型,也能進店裡喝杯茶,與老闆分享思緒與故事。最終,這間老屋以她理想中的樣貌重生,像修復一段過往、一場記憶、一種生活美學般,不過度修飾,也不迎合潮流,只保留「真」。冥冥之中因緣分而牽起的這段旅程,成了老闆心中最理想的生活,也為「美髮」這個行業構築出全新樣貌。

分享,讓空間有了靈魂的重量
有別於一般美髮店,莫索分享空間服務項目十分多元,「這個空間不只屬於美髮,而是分享的場域。」她說得很堅定,「我從來不覺得這裡只是髮廊。空間這麼好,不應該被限制,它應該被更多元地使用。」於是她讓每位合作夥伴發揮各自專長,讓剪髮、美學、講座、交流共存於同一屋簷之下。她希望這個地方,不只是服務,更是生活與人的連結。在這樣的理念下,講座才不顯衝突,主題從山林復育到加密貨幣,內容沒有邊界,她說:「莫索提供空間給專業人士,把經驗轉化為分享,把個人視角化為群體的養分,聚集有興趣的人一同吸收新知識,豈不是很好?」老闆也提到,這些舉辦講座的講師,多是曾經來店裡做頭髮的客人,在交談之下得知客人的專業領域,進而邀請對方來分享。
「我希望客人來不一定要做髮型,即使是來聊聊近況,都能將『分享』的理念發揮的淋漓盡致。」老闆娘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語氣裡滿是踏實的幸福。訪談當下,恰巧有一位客人,他靜靜坐在窗邊木桌椅,和老闆聊著日常的生活點滴,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位客人從高中就一直是給老闆娘打理頭髮,如今已經二十來年,這位老顧客想創業,特地回來莫索,只為聽聽老闆分享這些年的經驗與心得。
由此可見,每一段與顧客的交流都成為成長的滋養,讓「分享」在這裡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日日累積的溫度。若空間有靈魂,那麼這靈魂必定來自「人」的相遇和傾訴——在說與傾聽之間,顧客與老闆彼此承接,也在此處,把日常的疲憊和心事,一點一滴,慢慢卸下。

歲月裡,不曾「剪」斷的信任與牽繫
建立在「分享」理念之下,老闆說,美髮業是最能在短時間內與客人交流的職業之一,幾把剪刀、幾縷髮絲,看似單純的修剪,卻藏著世間最真實的日常與深情。這也是她成立莫索分享空間希望達到的初衷——希望每一次相遇都不只是造型的改變,更是一場有靈魂的陪伴。隨著歲月靜靜流淌,許多人的故事在此停泊,每一則都像是時光裡的一縷絮語,悄然落入心湖。
曾經有一段交流使老闆印象深刻,至今,那份溫存仍留在心底。當老闆詢問老顧客今天想做什麼造型時,他遲疑地回答:「我本來沒有打算來,但我要開始做治療了,可能會掉頭髮……也不知道化療能不能成功。但我怕如果沒來剪,妳會以為我去別的髮廊了。」這句話輕得像風,卻沉得像石頭,落在她心裡久久無法散去。那一刻,她深深體會到,所謂的美髮不僅是剪髮,更是一份無形的牽繫,這段往事不僅流露出老闆與顧客間在歲月間累積的信任,也實現莫索分享空間的初衷,透過分享,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然而,為了讓心中那幅早已有了輪廓的夢想藍圖落地成真,老闆花了許多時間細細耕耘,跨過一道道門檻,讓那張藍圖得以一寸寸延展、慢慢被實現。老闆娘笑著回憶學生時期的自己,曾是個內向寡言的女孩,沉默得讓老師都看不下去,乾脆規定她每天至少要開口講十句話,那十句話對別人或許輕如呼吸,但對那時候的她,卻是一番折騰,沒人知道,她在開口前得在心裡練習幾次,又花了多少時間把害羞一點一點磨去,才有眼前這位侃侃而談的老闆。「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老闆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語氣輕柔,卻帶著一種篤定,像是給後輩的叮嚀,更像是給自己走過那段路的一句深情註腳。
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追求與渴望,從青春的理想出發,最終落腳於一棟承載故事的老屋。如今的莫索分享空間,不只是客人理髮的場所,更像是她親手編織的一個答案——關於「努力」如何慢慢豐滿一個人的輪廓,也關於人與人之間如何在交談裡彼此照亮,成為一間有溫度的髮廊,一個屬於她自己的定位與生活藍圖,在嘉義的一隅,默默閃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