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人記憶中的「嘉義」,位處廣闊的嘉南平原之中,方正的稻田,撐飽臺灣人的肚皮;甜鮮的果菜,撐起臺灣對外的自信。同時,此地也是人文薈萃之處,只不過是少了點鮮麗的包裝;多了些純樸自然的風韻。那就讓我們藉由專欄,讓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總幹事——蔡世緯,引領我們深入「竹編王國」吧!
土地記憶
對於蔡世緯來說,嘉義是最親切的故鄉,天赦庄的發展更是貫穿他的人生。走入溪口天赦庄,遍地的稻田與路旁竹編藝品先映入眼簾,仔細一瞧,就會發現村莊內少數房屋竟是由竹子所蓋。而這便使我們好奇,用竹子蓋成的家,到底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與乘載著怎麼樣的記憶呢?
早期因地處偏鄉,此地經濟能力普遍不佳,所以大多以當地的建材,做為蓋房的原料。故從「家」是用什麼蓋成的,就能看出家庭的經濟能力如何。若房屋是使用檜木建蓋,想必是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家;另一方面,如果是用竹子所蓋,那家庭經濟則與之相反,故「竹管厝」在早時非常常見,而這也與蔡世緯有著深厚的關係。
蔡世緯的爺爺是位建造竹管厝的工藝師,當時多使用平地就可見的「刺竹」做為建材,因為強大的韌性,使其做為房屋的支柱尤為適合,且小枝條的尖刺又能做為防盜措施。但因刺竹有叢生的特性,莖的部分容易彎曲,無法做為屋簷、門窗框的最佳建材。所以當時爺爺就經由朋友的介紹,牽著牛車踏上七天的路程,把生長在梅山的桂竹運回來,將其作為房屋的建材。這也使此地區往後多採用「孟宗竹、桂竹」,做為竹製品加工原料,奠定此處百年竹編產業的基石。
竹編產業的生態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漸漸穩定下來,農耕與小規模的畜牧生活,影響人們生活的生態,除了自給自足外,人的生計更是走向不同的方式,轉動整個竹編產業的發條,使其逐漸蓬勃。
進入農業時代後,開始延伸出其他與竹子相關的產物,如:雞籠、雞罩、古亭畚(糧倉)、竹籠等,這些都漸漸成為這個地方重要的經濟來源。「雞籠」扮演著過去農業時代結婚時,非常重要的寓意:「多子多孫」,把一公一母的雞放入裏頭,待新娘出嫁之時一同送往夫家,意味著傳宗接代是婚姻重要的任務。而「雞罩」,便是把小雞放入裏頭,以免被貓狗叼走的工具。這些種種與人生活相關的器具,都與竹子有著密切關係,而這也是為何溪口能夠發展出獨特的竹製品加工業。
同時在 60 年代後,嘉南平原的農業軌道進入佳境,如雲林西螺的果菜市場的開設等,雲嘉的農產開始銷往各地,自然對「竹籠」,這種天然又排水的容器需求增加,而溪口不但剛好鄰近,又有蔡世緯的家族熟知竹藝編法,於是他們就順著這股風潮,接下大量的訂單,把竹編產業推向最高點。
而隨著機械演進,帶起塑膠、紙箱產業的興起,年輕人往都市靠攏,難以被機器取代的竹製品產業,面臨了人力短缺與失傳的危機,持續到現在。而蔡世緯也投身到養育蛋雞等其他行業,與所有人一樣,賺錢討生活,但唯一不同的是,他並未放棄將竹編技藝傳遞下去,仍然在編織著竹製品的故事。
轉型與未來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著興衰更替,對蔡世緯來說,認清世代對於竹製品的淘汰,並非是甘願讓竹編技術,在人們腦海中消失的理由。他積極參與政府對於文化產業的復興計畫,及跟上社群時代的腳步,在 Facebook、Instagram 建立社群,如「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桂族世家」。也開設竹編課程,讓更多人可以體驗真實的過程;向學子們介紹竹製品與臺灣歷史發展的關連;又或是與文化部單位合作積極發展文創內容等。這些成果,都是他向臺灣人吐露的親身故事,也是他對於竹編產業的尊敬及期望。
竹編技藝,是由人的雙手透過對生活的理解,而誕生的技術。交錯使其緊密而耐用;空隙使其透氣而彈性,它也體現出人們生活的態度。蔡世緯是位竹編工藝師,更是位文化傳承的編織者,那麼就讓我們沿著北緯 23.5 度線,在他的引領下,進入嘉義縣溪口鄉的「竹編王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