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洲,你腦海中的第一個畫面和關鍵字是什麼?」
黑人、乾旱、落後、軍閥、伊波拉病毒……仿佛這世界的災難,全部都是在非洲發生的。大眾認知與搜索引擎中的非洲形象,影響了我們對於非洲的認知,產生了諸多較為負面的刻板印象。但,你是否曾經真正地踏上這這片土地,真正地與來自這片大陸的人們溝通,嘗試撕下刻板印象的標籤,好好地瞭解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呢?
做一個不一樣的選擇
「那個時候決定要去非洲,因為我覺得越不熟悉的地方,大家越不認識的地方,我搞不好可以有更多的想法,找到更多的機會,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抱著這樣的想法,和幾分對於非洲刻板印象的懷疑,韋辰開始了他的旅程。在出發之前,韋辰對於非洲的想像與多數人無二,在整趟旅程中,也一一見證了這些印象的發生。但,兩件在非洲看到的事情,讓韋辰對非洲有了改觀。
第一件事,是在肯亞見證了非洲行動支付技術的發達與便利。即使是智障型手機,即使是又暗又小的商鋪,都擁有行動支付的功能。當地居民只要在手機中輸入商家編號和交易金額,便能在瞬間完成交易,而無需攜帶大把的零錢。肯亞早在2007年就發展了手機行動支付的系統,也被譽為全世界行动支付技術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除了一般的商品交易之外,支付水費、電費、第四台費用、部分學校的學費、小額轉賬都可以通過行動支付系統完成。肯亞的行動支付系統 M-Pesa 甚至輸出到了阿富汗與印度,同時也帶動了諸如坦桑尼亞、烏干達、盧安達等其他非洲國家自己的手機行動支付系統的發展。這對於之前從來沒有想像過非洲會用手機行動支付的韋辰,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盧安達。如今,盧安達早已不是那個在電影《盧安達大飯店》中因種族大屠殺而悲慘的國家了。在海關檢查中,行李中所有塑膠袋被禁止入境的經歷令韋辰驚訝不已。2009年時,盧安達就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禁用塑膠袋的國家,而在台灣,一個人一天平均要用掉2.7個塑膠袋。在盧安達的傳統市場,當地的小販和婦女皆使用自備的紙袋、竹簍、竹籃。面對「塑膠袋那麼好用,你們為什麼不用呢?」的疑問,每一個盧安達人幾乎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塑膠袋不能被土地分解,又會污染我們的環境。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用?」從那時起,韋辰對於非洲的印象有了整體的改觀,對於非洲的刻板印象也有了進一步的突破。
這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嗎?
回到台灣後,韋辰愈發覺得大家對於非洲並不了解,而且非常片面,而這些片面,也影響到了溝通與對於事物的認知上面。許多因工作而結識的非洲朋友會向韋辰分享他們剛剛來到台灣的經驗:面對他們,許多台灣人都會發出諸如「你的鞋子是不是在台灣買的?」、「你在那邊(非洲)都沒有鞋子穿對不對?」、「你在家是不是都和動物睡覺?」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更糟的是,還有人經歷了台灣母親強行將小孩從自己眼前拉走,只因為自己的非洲外貌引起了小孩的注意與好奇。母親充滿恐懼與不友善的眼神,讓他難過了很久。
刻板印象和偏見不只發生在我們對於非洲的認識,而是發生在生活周遭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很容易因為不認識、不了解就開始貼標籤。像是遊民在街上乞討一定是因為他工作不努力,不會賺錢,真是活該;移工一定和社會亂源有關,他們是不好的、壞的;穆斯林是恐怖分子,要盡可能遠離。「這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嗎?一個用因偏概全,用貼標籤,用刻板印象跟人相處,一個不友善的社會跟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韋辰將這個問題留給了臺下的聽眾。
三個破除刻板印象的步驟
接下來,韋辰推薦了三個破除刻板印象的步驟。第一個步驟:大方地承認你有刻板印象,因為這樣你就可以放下你的身段。第二個步驟:放開你的心胸去聆聽不一樣的聲音,你會逐漸了解站在你對立方的人如何思考,不熟悉的人有哪些故事。第三個步驟:分享,把你學到的、看到的、真實的、你覺得良善的那一面告訴更多的人。
撕掉標籤,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以非洲為例,你會看到那裡正在發展,正在進步。當標籤被撕去後,那些非洲人再也不是只是非洲人。他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他們是孩子,甚至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喜歡看七龍珠和神奇寶貝,他們和我們沒什麼太大的不一樣,他們的故事和你我一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