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一個浪漫老派的地方。不同於繁華的都城,有著屬於自己的慢步調和特有的生活方式。「嘉義人的日常,是異鄉人眼中的不尋常。」在這裡待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此處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迷人的生活韻味。因工作因素從台北南漂至嘉義的孫育晴(Joanna) ,目前已在嘉義待了五個年頭,這五年間她先後創立了「嘉義異鄉人」的臉書平台及官網,不間斷的介紹嘉義的好去處、好滋味,推廣嘉義之美讓更多人知道。「嘉義異鄉人」更是從一開始僅有數十人的小規模發展成如今三萬多人追蹤的大型平台。
初時印象
聊到對嘉義的過往印象, Joanna 自述來此工作前,只到過嘉義兩次,一次是小學時去阿里山參加校外教學,另一次是高中時來看哥哥在管樂節的表演,但都未曾深入的探索過,因而未對嘉義有深刻的印象。
真正開始了解嘉義是在五年前來到嘉義文創園區工作後(現已離職),因應工作上的需求,必須儘快熟悉這塊陌生的土地,主動去接洽可能願意來園區辦活動或進駐的廠商及單位。然而,這份帶著目的性的探索雖然幫助 Joanna 快速地掌握嘉義的狀況,但義務性的認識一個城市容易消磨熱情,也容易讓工作變得枯燥。因此,為了讓工作變有趣, Joanna 從工作延伸,開始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嘉義。
在台北生活三十多年,初到嘉義, Joanna 沒有不適應,只覺得嘉義和台北有很多不一樣。在台北,許多店到深夜都還亮著燈、人們可以晚上聚餐、逛街,有豐富的夜生活,而嘉義相比之下卻少很多。然而這裡的慢步調對 Joanna 來說並不全是壞事,由於工作上需要和人大量的溝通、相處,嘉義反而讓 Joanna 下班後有更多和自己相處的時間。她經常自己找樂子,去探索在地的市場,挖掘台北少見的小玩意兒,而在嘉義這座慢步調的城市, Joanna 也從以前的 city girl ,變成了鍾愛大自然,沒事就去爬山、尋找登山步道的養生系女子。之後偶然發了幾篇美食文,原本只是想記錄生活給親朋好友的她,意外獲得不錯的迴響。「可能因為比較少人在介紹嘉義美食, 一般人只知道雞肉飯、美乃滋涼麵、四味果汁……知名度較高的觀光美食,當我介紹其他東西時就覺得很新奇,想要多了解。」慢慢地也累積了一批吃貨粉絲,因此, Joanna 索性創立了一個專門記錄她在嘉義所見所聞的平台,也就是「嘉義異鄉人」。
嘉義異鄉人
「嘉義異鄉人」臉書平台,致力於推廣嘉義文化給更多的人,包括在地醬料、懷舊美食、傳統產業、建築聚落、宮廟儀式、農業物產等六大面向,讓民眾能欣賞嘉義的各種風貌。創辦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年頭, Joanna 也在去年從正職工作轉變成一位自由工作者。
原本想說已經在不同公司工作了十幾年,因此考慮離職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獨自接案,順便休息一下、換種生活方式,但實際體驗過後 Joanna 笑說「這種方式好處是時間都是自己的,另一個不太一樣的就是可能整天都在工作。」閒不下來的她,每日七點多起床,吃完早飯便開始工作,下午偶爾會出去談些事情,晚上則趁著觸擊率高處理較多網路上的事情。而獨自接案接什麼,和之前的工作內容相似嗎? Joanna 說有些類似、有些則不太一樣。她開心的和我們分享曾經接過的案子,像是之前有做過嘉義市文化局文創輔導人才顧問,近期也幫阿里山林下經濟的市集活動和一個嘉義縣溪口鄉本來要實體化的展覽轉成線上,且溪口鄉今年將重新開幕的一個客家文化館也是由她負責策展及活動。忙碌之餘, Joanna 還不忘定時發文,在臉書平台向大家分享嘉義的好吃、好玩、好所在,每一篇貼文都充滿著活力與真誠,讓人有很深刻的印象,最近的「不要輕易讓嘉義人約吃飯」一文更是引發廣泛討論,成功讓嘉義成了熱門關鍵字之一。
在地轉型——傳統 or 創新
「傳統的部分要延續的話,還是要跟現在人的生活需求有關連性。」
傳統與創新間的取捨或兼容一直是被廣泛討論的議題,而 Joanna 說,在實際走訪許多在地店家、和很多人聊過類似的話題後,發現大家其實沒想這麼多,只想著能活下去、賺得到錢就好。而她身為一名地方創生工作者,該做的就是讓他們好的部分透過媒體或其他較現代的方式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因為有些傳統的東西沒有辦法延續下去或沒人購買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因為不知道要怎麼用或怎麼吃,「像我最近發了一篇關於薄荷雞的文 ,就突然很多人在跟我討論薄荷雞。」薄荷雞是一種嘉義的古早味料理,據說以前在民雄、大林及溪口種植著大量的薄荷,故附近居民嘗試將薄荷融入料理,製作出一道道美食,其中這道薄荷雞是將雞肉炸過後,塞入香料與薄荷,再以小火煨煮,而雞肉在上桌後會散發著陣陣薄荷清香,令人食指大動。遺憾的是這道料理出了嘉義後就鮮為人知,因此在「薄荷雞」貼文發出後,吸引了許多外地饕客的注目,也有許多嘉義人現身說法,分享著自家獨門的料理方式。
疫情期間,許多商家陷入營運危機, Joanna 便和林聰明砂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與榮町公司總監蔡泳瀠共同組成嘉義女流會社,每星期日在臉書上直播,分享嘉義的產品給全世界。雖說只是在粉絲專頁直播,內容卻相當有誠意,每一集都當正規節目來策畫,邀請特別來賓、團體等來表演或分享嘉義的故事、甚至是在地值得關心的議題,而他們也推出由嘉義在地的優良商品組成的防疫包、宅配箱……,讓民眾可以免出門,線上購買產品,試圖幫助當地商家紓困,此舉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醬料記憶
台灣的飲食文化中充滿多樣的調味料,但一般人都習慣性地將醬料當作配角,不會仔細琢磨箇中滋味。來到嘉義後, Joanna 時常下廚,之後便慢慢注意到添加物、食品標示等,開始研究這類物品,「要吃就要吃得認真一點!」 Joanna 笑著說。
而後來在常去的東市場內,Joanna 發現許多在台北少見的品牌,像是吃小吃時常看到一瓶有雞標、雙雞標誌的醬料,這讓 Joanna 感到好奇,也開始認真地看待醬料,甚至親自走訪工坊,了解醬料的製作流程及傳統的釀造手法,並寫成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也讓許多老品牌再次進入大眾的目光。
嘉義人的熱情
「不要輕易讓嘉義人約吃飯,嘉義人一旦約吃飯就會問很多,一下問想吃小吃或海產,一下子又問準備禮拜幾來、待幾天、約早餐午餐還是晚餐,以便安排沒有公休的店家。」如此細心又熱情的嘉義人讓 Joanna 剛開始很是驚喜,不久後也漸漸被同化。當親朋好友問起關於嘉義旅遊的建議時, Joanna 都會用心的幫他們規劃一套客製化行程,也讓許多人了解嘉義不只有雞肉飯、阿里山,還有許多不同的迷人面貌。
Joanna 也分享到之前滿常帶人來民雄旅遊,像是七星藥局,今年剛開業滿六十年,裡頭有著許多收藏品,可以說是一處富有在地歷史的文化空間。而藥局旁原是一間酒家,被收購之後開始整修,預計規劃成四個區塊,其中一個會展示民雄的歷史,這也鞏固了七星藥局作為民雄地標的重要定位。
「也不是說以前大家不來嘉義,應該說不知道來這裡要幹嘛,但說來也滿妙的,因為我們好像也不會覺得去台南、高雄很困難,可能是心理上沒有太大的理由,加上蒐集到的資料都有點片面,覺得好像除了雞肉飯就沒有什麼,雖然也可以,但就沒有強烈到會讓你想停在這裡。」「但這幾年好很多了啦。」 Joanna 爽朗地說著。
這五年, Joanna 用獨有的熱情渲染了許多人,讓他們認識嘉義、愛上嘉義,翻轉對嘉義的刻板印象,希望透過她的力量,讓更多人知道嘉義,而 Joanna 也滿喜歡目前的狀態,她會持續做下去,讓社群的力量引發討論效益,並期望挖掘出更多潛在的特色、看到更多嘉義未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