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彷彿一道洪流,在潮起潮落之中,無數過去未曾聽聞的科技與流行相繼興起。同時,卻也有不少的傳統文化,在這股浪潮當中面臨式微的命運。自幼拜師學習交趾陶剪黏藝術的陳忠正先生,有感於這項廟宇藝術正隨著時代演進而沒落,決心規劃「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自傳統技藝中發掘新的可能,重新為交趾陶文化注入一股活水
起心動念
談及交趾陶文化的興衰起落,陳忠正先生對當時的社會依舊記憶猶新。當時台灣身處新舊交替的年代,面對中國的強勢崛起,陳忠正意識到若台灣工藝未能找到新的定位,將逐步遭到取代。 2015 年,為了交趾陶這門工藝的延續與保存,陳忠正與妻子於嘉義新港成立「板陶窯交趾剪粘工藝園區」,也開啟了接下來一連串的轉型之路。
14 歲開始學藝的陳忠正,師承姨丈林再興,而後秉持著對繪畫的興趣,在過去數十年留下了許多交趾陶作品,台灣各地廟宇也成了他的畫布。面對林再興這位貴人,陳忠正自他身上看見全心全意的付出。有別於當時仍有所保留的師徒制,林再興的不藏私,讓陳忠正後來創立板陶窯時,決定效法這種熱忱,盡心傳承這項敬業精神與技法。
自板陶窯成立以來,隨著園區規模與知名度的提升,越來越多人看見傳統藝術的價值,願意投身這項事業,成為園區營運不可或缺的力量。這些人來自各地,橫跨不同年齡層。受訪的導覽員便來自台中,在一次偶然的拜訪中,深受交趾陶這項工藝吸引,決心在此服務,並且一待就是十五年。他也表示,儘管團隊的成員因為不同原因聚集於此,但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始終相同。
傳統文化的新面貌
該如何讓來訪的民眾對逐漸沒落的事物產生興趣,這個問題除了板陶窯的團隊,也困擾著其他從事文化創新與保存的人們。導覽人員認為,來到園區的人從小學生到退休人士都有,該如何因應不同的身分,進而調整導覽風格正是關鍵之一。透過豐富生動的導覽,設法讓遊客看見園區的各種細節。導覽人員將每一次的導覽過程視為全新的挑戰,努力讓訪客重新發現交趾陶文化仍存在迷人的一面。
除了導覽能力之外,導覽人員也指出園區的與時俱進同樣功不可沒。板陶窯在經營園區本身之餘,也積極與新港當地的小農合作,推出各種農作料理與農產品,並且規劃社區一日遊的行程,讓民眾不只是停留於園區內部,也能夠進一步走入社區,體會當地的生活樣貌。
為了推廣交趾陶文化,陳忠正先生與板陶窯的團隊認為,交趾陶不應只是隱身在廟宇梁柱間的驚鴻一瞥,而是應該更貼近民眾,成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親民藝術。因此,板陶窯園區中的交趾陶作品,除了有傳統的神像雕塑,也可見到活潑可愛的裝置藝術,成為許多家庭假日休閒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交趾陶作品似乎也提醒著來到此處的人們,傳統技藝並非想像中的難以親近,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被看見的契機。
淬鍊與蛻變
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各行各業備受挑戰,板陶窯作為旅遊產業的一部份,面對著更加嚴峻的考驗。為了因應大幅減少的人流,板陶窯的團隊選擇暫時回歸先前的製造產業,由於製造業訂單受影響的幅度並不如觀光業劇烈,因此除了原先園區的營運之外,也在附近的交趾陶工廠另尋出路。這次的機會也讓板陶窯得以重新整頓,思考接下來新的發展方向。
疫情之外,導覽人員也表示園區仍存在其他挑戰有待克服。2010 年代是板陶窯園區最為輝煌的歲月,絡繹不絕的遊客讓園區的能見度大幅提升,當時園區內用以載運遊客,多達十臺的遊園車正是盛況的最佳見證。然而隨著近年社區再造風氣的盛行,台灣各地紛紛發展出自身的特色,日漸激烈的競爭也瓜分了來訪板陶窯的人流。儘管如此,板陶窯團隊依舊持續開發新作品,積極尋找新的營運方針,期望能讓每一個來到園區的人有所收穫。
新意義與展望
園區已成立了十多年,如今正面臨又一次的轉型。對於板陶窯未來的規劃,陳忠正表示將會配合政府近期大力推動的食農教育,以農村工藝之旅為主軸。讓遊客來到這裡後不再只能走馬看花,匆匆帶過,而是有更多佇足的理由,更深度地體驗傳統工藝創作及農村生活。
園區的資深導覽員則認為,不論是對於拜訪板陶窯的遊客們,或是近期加入導覽團隊的新成員,都期望能盡心向他們傳達傳統文化仍存有許多可能。在追求觀光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以兼顧園區創立的初衷,讓更多人看見交趾剪粘這項工藝獨有的美感。
板陶窯園區一路走來的故事,是現代許多傳統文化命運的縮影,也是台灣社會的生活寫照。在不斷向前的歷史中,有些舊有的事物和觀念不免遭到淘汰、遺忘的命運,但是更多的,卻是在大環境下塑造出不同的生命形態。板陶窯的設立不只為交趾陶這項技藝找到新的定位,也為當地社區帶來更多創新的可能性,成為今日傳統轉型的眾多案例中,特別璀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