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原因】
當我們抱怨媒體大量產製腥羶色報導的低落素質—究其原因,我們是否被自己的點擊習慣反將一軍?
一個人的外貌、種族、年齡、職業、興趣,甚至伴侶關係都能在社群網站巧妙形成新的詮釋。Sally Kohn 提及親身觀察:「惡意的人身攻擊是網路世代的負面效應。」來自鍵盤背後的惡意,充滿歧視意味。
改變點擊習慣
Sally Kohn 提到:「我們寫部落格、寫推特貼文、點擊網頁……這些都是傳播媒介的公眾行為。」
然而,我們的點擊行為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當我們經常性地瀏覽充滿負面訊息的新聞資訊,藉由點擊率助長了該類言論的增長,這些負面訊息藉由演算法,頻繁地出現在私人的網頁搜尋結果、社群網站動態中,再「推薦」給周邊受眾,讓「負面新聞」的關注度甚囂塵上。我們對偏頗報導、大量娛樂性新聞的點閱,形同消費支持,提升了該類新聞的關注度,媒體就其關注度,繼續產製,或是刺激相關言論以增加後續效應。這場媒體亂象的循環鏈上,讀者身處其一。
改變,從自身開始
Sally Kohn 堅定地說,看到網路霸凌的情形一定要挺身而出,以正面的態度,將負面心態逐出網路世界,同時,停止點擊滑鼠,別陷入點擊誘惑。免費的網路新聞常讓我們忽視背後的隱藏成本,忽視了點擊也是一種隱形的「付費機制」。
“If what gets the most clicks wins, then we have to start shaping the world we want with our clicks, because clicking is a public act. So click responsibly.”─ Sally Kohn
(如果有什麼事,要以點擊率論輸贏,那就是:我們要用點擊的力量去塑造我們想要的世界,在網路世界,點擊視同公眾行為。點擊滑鼠前,請想想:「我,想要支持什麼樣的網路世界?)
網站圖源皆來自 TED,更多細節詳見 T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