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原因】
若我們過去的難過經驗,竟要在現實生活中視為工作的環節,該如何調適心理的障礙?也許我們不曾忘記,但他人的言論可能再次喚起無奈的記憶。個人經驗確實存在,然而我們可以試著質疑究竟是自己的疏失,還是整體社會忽略了某種價值……。
「你忘了自己的名字嗎?」
這是Safwat Saleem小時候,常被人問到的荒謬問題,儘管仍有不少玩笑性質,但對提問的人而言或許是發自內心的質疑。
對過去的他而言,在大眾面前說話是一件令人厭惡、膽怯的事情。自有記憶以來的口吃、巴勒斯坦的民族口音,好像都使他的語言能力無法被展現出來,甚至是自由的使用。
到底何謂正常?
Safwat Saleem後來當上動畫製作者,誰都沒想到的是,他其實很享受配音的過程。由於剪輯能夠修飾、做不同的特效,他的語言劣勢得到暫時的庇護,聽起來就像「正常人」說話一樣。
期待讀者對於動畫的回應,Safwat Saleem卻有了新的體會。從「很棒!並想要看續集」回饋,到「請求不要再使用配音解說員,根本聽不懂他說什麼」的批評,讓Safwat Saleem開始思考,既然有人能夠接納,那麼究底甚麼是「正常」的?
常態的概念需要時間累積
他無意間發現古希臘荷馬關於顏色的用詞:海是紅的、人臉是綠的、羊則是紫色的。而其他古文明也有類似的情形。對於這種狀況,目前最被接受的理論認為「文化只能在它有能力製造某種顏色時,才能開始辨認那種顏色,在這之前,即便顏色已存在人們的週遭,因他們沒有能力辨識那個顏色。」
從概念換句話說,整個社會對於「正常」有固定的期許,以Safwat Saleem的例子,一般人認為配音解說員應該具有口齒清晰的口條,就像古希臘人對於海的認定是紅色的。我們當然能接納整體環境下這些固有的常態,但我們也能質疑:那些「非常態」可能是尚未被建構出來的事實,而建構的過程需要時間。若現在我們所體驗到的藍色天空、藍色的海洋,是較能真實反映世界的事實,那麼對於Safwat Saleem的抨擊是不是可以再多思考,為什麼我們心中的量尺會是這種款式、為什麼我們會要求他符合「常態」?
我們能做的是不斷思考和質疑
回到主題,當我們遇到挫折,覺得自己跟人不一樣,也許可以質問這所謂常態的概念究竟是什麼。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用心完成一件事情,無論如何,都不該被任何框框架住而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因此,我們能做的是多退一步思考,不斷的不斷的問自己並學習看見被忽視的概念和想法,唯有這樣做,才能讓身為社會一份子的我們,終能看見世界真正的樣子,無論是自然界的顏色,或者你我身上獨特的模樣。
網站圖源皆來自 TED,更多細節詳見 TED.com。